呼和浩特清真大寺簡介\參觀導覽\開放時間\交通
(發布時間:2019年11月25日 信息發布:重慶中國青年旅行社 游客/發表人:葵花怒放)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位于呼和浩特市舊城通道南街東側,是穆斯林(伊斯蘭)禮拜場所,也是呼和浩特市建筑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故此得名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據《清真寺南北講堂碑記》記載:“自大清定鼎以來,建立多年。”初建時較為簡陋。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曾重修。1923年回族群眾又募捐再度重修后,便成為現在的規模。看完呼和浩特清真大寺簡介,接下來和
重慶旅行社一起來了解下清真大寺參觀導覽、清真大寺開放時間及呼和浩特清真大寺交通信息。
清真大寺參觀導覽
全寺占地面積約四千平方米。重修時大殿增高1.7米,擴大了七間,南北講堂展后5米,增高66厘米。寺的總面積擴大了數十平方米。清真大寺坐東向西,中間為朱紅色正門。門上楣有“清真寺”匾額及“國泰”、“民安”四個字。寺門前原有影壁,高丈余,現已拆除。大殿的外墻后壁正對正門。正門南北兩側各有旁門,兩邊是藍色的墻面。大門內正面是莊嚴肅穆的圣殿,除圣殿外還有講堂、穆斯林浴室、望月樓、教長辦公室、鄉老會議室、海里翻學經堂等建筑。入寺門后,大殿南北兩側有甬道通往寺院內。大殿南側有碑亭一座,存碑六面,其中以“清重刻洪武御制回輝教百字號碑”和“重修綏遠清真大寺碑”有較大研究價值。
大殿是寺院內主體建筑,造型別致,殿門朝東,是三開拱形門。上楣刻有精細的阿拉伯文,意譯為“安拉是天地間的光輝”。大殿前有“月臺”,登上月臺可進入大殿。殿內壁上圖有經文。殿頂由十二根紅漆大柱立撐,支柱上刻著《古蘭經》,寺內也藏有《古蘭經》三十卷,是研究伊斯蘭教的重要文獻。大殿內可容五百多人聚禮。大殿房頂上有五座六角頂樓。殿前寺院兩側建有南北講堂。大殿正東有過廳,廳內壁上繪有麥加的大清真寺和“天房圖”。經過廳可通往后院。院內正北有沐浴室。穆斯林沐浴凈身后方可入殿禮拜。
寺門西向,面闊3間,歇山頂宮殿式,前有廊檐,正門上懸“清真大寺”橫匾,兩側開有便門。進人正門面對禮拜大殿后壁。主體建筑禮拜大殿為中國傳統建筑形式,面闊5間,中為殿門,兩側4間裝雕欞方窗。殿頂層次分明。勾連搭相接,數個贊尖式頂閣既。加殿內采光,又增其精巧美觀。大殿共25間,可容500人同時禮拜。殿前兩側為講堂。東面原為穿堂過廳,現改為接待廳。寺后院坐北朝南為沐浴室,西南角聳立四層六棱體望月樓,為該寺獨有特色建筑,六面墻體窗戶隔層裝置,成間隔變化,頂部為六角攢尖頂式,內登樓遠眺,呼市風景盡收眼底。寺院整體建筑以中國傳統建筑為主,兼容回族磚雕及伊斯蘭教裝飾藝術,布局工整,莊嚴肅穆。
寺內存康熙三十三年勒石《重到洪武御制回輝教百字碑》(碑文與《天方典禮》等書著錄百字贊有出人)、《康熙圣諭碑》、4重修綏遠清真大寺碑》等碑石7通,阿拉伯文手抄本《古蘭經》30卷,匾額多方。
最引人注日的一幢偉麗建筑物便是這座大寺東南側的望月樓。它拔地凌空,秀出云表。登樓遠眺,可以把城郊山川物景一一收入眼底。它孤標聳峭,正以亭亭特立見奇。它建于1933年,樓高33米,平面六角形,六角攢尖頂.每逢“齋月”穆民在樓上望月。望見初月后封齋或開齋,故名望月樓。樓分兩層,形如竹節,成六棱體,樓的西面用漢文和阿拉伯文書有“望月樓”三個大字。第一層是外露望臺;第二層頂部建有一座六角涼亭,涼亭綺麗雅致。樓頂端的鐵柱上裝有月牙燈。樓內有七十八級螺旋木梯道盤旋環繞而上。進入涼亭,憑欄遠眺,整個青城盡收眼底。它與城內的蒙漢藏各式建筑,薈萃在一起,襯托出呼和浩特這座多民族城市的莊嚴、綺麗,更有力說明呼和浩特是明末清初以來,蒙、漢、藏、回、滿等各兄弟民族人民共同勞動和精心結構出來的一座城市,它本身就象征著國內各族人民兄弟般的團結。
清真大寺開放時間
清真大寺全年開放,每天的開放時間為08:30-18:00;停止入場時間:18:00。
清真大寺交通指南
1、從市內搭乘青城1號線; 青城2號線等公交至【鵬德服裝批發城】站,步行即可。
2、乘7路公交車至【回民中學】站下車可到。
3、乘坐鐺鐺公交專線(市政府-內蒙古大學創業學院方向)或者102路(金隅環球中心公交-公司方向),在舊城北門下車,步行即可到達。
4、乘坐3路(金隅環球中心公交-公司方向),在首府人才市場下車,步行即可到達。
以上就是
重慶旅行社帶來的呼和浩特清真大寺的相關旅游信息。清真大寺每天都有穆斯林在此做禮拜,但是游客也可以進去參觀。但是不同的文化之間還是應該給予尊重,去
呼和浩特旅游時,可以去安靜的參觀參觀,感受下宗教文化的氛圍~
重慶到呼和浩特旅游http://m.scasst.cn/xianlu/huheha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