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上草原簡介
壩上草原又稱京北第一草原,位于河北省境內,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帶,又因氣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承德以北100公里處,被稱為壩上草原地區。
壩上草原是壩上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內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南麓的接壤地帶。平均海拔高度1500-2100米,平均氣溫約1.4-5度,位于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張家口市張北縣、尚義縣、沽源縣、崇禮區、康保縣境內。
就旅游地域而言,壩上草原主要由京北第一草原景區和草原天路等區域組成,是內蒙古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豐寧壩上草原位于北京正北的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是離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又名“京北第一草原”。
壩上草原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夏季無暑,清涼宜人,7月平均氣溫攝氏24度,水草豐茂、富饒美麗、冬夏分明、晨夕各異,是中國北方旅游、休閑、避暑、度假的首選之地。看完壩上草原簡介,接下來和重慶旅行社一起來了解下壩上草原主要景點、壩上草原節慶活動及壩上草原交通信息。 壩上草原主要景點
塞罕壩公園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面積一百四十一萬畝,其中森林面積一百零六萬畝,草原景觀二十萬畝。在一百零六萬畝森林中,有落葉松﹑樟子松和云杉組成的人工林七十六萬畝,有白樺﹑山楊﹑柞樹﹑楓樹等組成的天然次生林三十萬畝。
春季,萬物復蘇,皚皚白雪尚未化盡;夏季,萬頃林海一望無際,如果你能乘上輕型旅游飛機在森林公園上空游覽一番,那更會另外有一種感受;秋季,秋高氣爽,層林盡染,漫山遍野的紅葉溢金流丹,火紅的楓葉﹑淡綠的樟子松……;冬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第一草原
豐寧京北第一草原地處豐寧壩上,這里盛夏無暑,花鮮草茂,空氣清新,是著名的旅游避暑勝地,被稱為連接北疆和京津的綠色走廊。有京北第一草原、白云古洞、九龍奇松、洪湯寺溫泉等眾多景點。還有剪紙、滕氏布糊畫等民間藝術和獨特的滿蒙習俗。
夏季草長鶯飛,繁花遍野;秋季草木搖落;冬季白雪皚皚。夏季可以在草原上搭起帳篷,消夏避暑;秋季可以在這里縱情馳騁,過一把騎馬的癮。每年的七、八月間,是草原上最美麗的時節,每到這時,草原上的十多處度假村就熱鬧起來,篝火晚會、民族歌舞、賽馬、射擊、射箭、滑翔機等娛樂項目應有盡有,更有湖中快艇、垂釣等水上項目。足的可以品嘗到烤全羊、奶茶、奶風味食品,草原上閃電湖中魚類品種繁多,可以一飽口福。
白樺林
壩上的迷人之處,是一路無處不在的美景,入秋幾場霜過后,壩上草原漫山遍野的紅松、云杉、白樺就開始抖擻精神,開始了它們生命中最絢爛的歷程。來壩上,滿眼都是白樺林。喜歡入秋后的白樺林,層林盡染。
情人谷
豐寧有個“影視村”(大灘二道河子村牧場東溝組)慣稱:情人谷.豐寧縣因她壩上美麗的草原風光,及純樸的鄉間民風。成為眾多影視作品首選的外景地。在這里先后拍攝了《我的父親母親》、《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及《錦秀中華》等著名的影視作品。在豐寧京北第一草原有個叫東溝的自然村。別看村子不大,既古樸又荒僻,但卻被很多影視名家看中了,他們先后在這里拍攝了十余部影視劇作,其中張藝謀和黃宏的兩部電影都多次獲得大獎,章子怡也從這里一炮打響,走向了世界 。
柳樹溝自然風景區
來豐寧大灘景區瀏覽度假的人,很少不去柳樹溝的。它位于大灘鎮東南7公里處因其坡川遍及山柳、河柳而得名。總面積3萬畝。盛夏到柳樹溝,暑氣頓消,心曠神怡,真正回歸了大自然。初秋時節,微黃的白樺林、濃綠的云杉、粉紅的灌木叢、青翠的樟子松、溝川里掛滿紅彤彤的果實的山丁樹,無不是動人的秋色圖。柳樹溝,一個集溪流、花海、草原、森林為一體的多彩草原勝景。
閃電湖
閃電湖,灤河上游最大的湖,因入湖前的河流為閃電河而得名。在天蒼蒼、野茫茫的草原上閃現出這樣敞亮清澈美麗的湖水,當地人叫它閃電湖。雖然這個名字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在天蒼蒼、野茫茫的草原上閃現這樣敞亮清澈的湖水,的確能給人閃電般的驚喜。或許這里曾經有一個關于天上閃電仙女與勤勞勇敢的草原小伙子的美麗愛情傳說。所以當看著閃電湖,在陽光的照射下湖水波瀾蕩漾,你會感覺到湖水是那樣溫柔,就象是一個美麗的少女在向你訴說什么。
天馬飛行小鎮童話草原
天馬飛行小鎮童話草原景區坐落在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豐寧京北第一草原景區內,是"國家1號風景大道”和清代“茶鹽古道”上以飛行運動、馬術竟技、童話草原、歐洲風情為主要內容的大型綜合性旅游景區。在這里與白雪公主互動,體驗歐洲童話的美好意境,參與小紅帽、睡美人、糖果屋等童話故事的互動演出,感受霍比特人的童話生活。
神仙谷七彩森林景區
神仙谷七彩森林景區是以發展休閑旅游為主要方向,以自然資源為依托,以滿族文化為內涵,建設具有觀光游覽、參與體驗、娛樂、休閑等內容的自然文化景區。本項目總占地面積2萬畝總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酒店度假區、商業購物區、滿族文化園、生態休閑區四大板塊。
吐力根河
清代后期,國勢日衰,皇家獵場禁地放圍開墾,森林資源遭受到嚴重破壞,整個圍場滿目荒涼,風沙漫天,野獸斷跡。塞罕壩北部和西部隔著吐力根河與內蒙古的克什克騰旗及多倫相鄰,從多倫經御道口、三道河口分場到場部幾十公里的山路沿著流水潺潺的吐力根河前行,左面就是渾善達克沙地,山坡上散布著稀疏的樹木,低矮的草皮難以掩飾裸露的沙地,草場嚴重沙化,斑駁陸離;而右側的山上則是樹木林立,郁郁蔥蔥。渾善達克沙地已經無情地吞噬了河一岸的草場,刮起風來沙塵蔽日,而另一岸卻是松濤聲聲,在此地駐車,感悟吐力根河兩岸兩種地貌的強烈反差,不能不讓人深思。
塞罕廟
在這片曾經是皇帝圍獵的土地上,傳說都是彩色的--清朝時,秋季圍獵成了皇家盛事。一次,康熙率皇族成員以及數萬士兵,又來到了圍場。可是這一次老天不作美,連日秋雨霏霏,圍獵隊伍行進緩慢,有人建議皇帝等雨停了再走。康熙看看天,說:“就是下紅雨也得走!”剎那間,天真的下起了紅雨。康熙不禁納悶:“難道有什么東西想討封?”話未落音,康熙眼前一亮:前面幾步路外出現了一個小池塘,一只三足金蟾趴在池中的石頭上。康熙暗驚,對金蟾說:“你若能讓雨停了,朕封你為塞北靈驗佛。”金蟾隱身而去,轉瞬雨過天晴。康熙便下令在此修建了一座小廟,賜名“塞北靈驗佛”,又稱塞罕佛。據說此佛真的很靈,行人若是在森林里迷了方向,拜拜金蟾就可找到回家的路。
壩上草原節慶活動
那達慕大會
蒙古族盛大的傳統節日。“那達慕”,蒙古語音譯,意為“娛樂”、或“游戲”。源于古代的“祭敖包”。此節在每年七八月間牧民生產的黃金季節里舉行,每次一至數日。屆時,男女老幼身穿節日盛裝,云集于各個集會點,舉行賽馬、摔跤、射箭、蒙古象棋、歌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并進行生產經驗和物資交流等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是活躍農村、牧區文化生活,促進生產的好形式。每逢那達慕來臨,國內外賓客也慕名前往塞外草原,與蒙古人民共享節日之樂。
敖包會
敖包會又稱“祭敖包”、“塔克楞節”。蒙古族、鄂溫克族傳統祭祀節日,一般在農歷五六月間擇定一個吉日舉行。“敖包”,蒙古語“堆子”的意思,堆子,原是道路和境界的標志,后演變為蒙古等民族崇拜的天地或山頭神的象征。是在丘陵或山地高處用石頭堆一座圓形石塔,里面有神像或佛經,頂端豎一根長桿,上面插經幡、弓箭等物。祭祀時,請喇嘛念經,殺豬宰羊敬獻,祈求風調雨順,牧草茂盛,人畜興旺。
火神節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索倫一帶鄂溫克族人的節日。過節時間是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 節日里,家家都要殺一只肥羊,選最好的胸脯肉和羊頭,放在火上烤,以供祭火神,全家老小向火堆叩頭,供祭后,各家盡興享用火烤的佳肴。傳說很久以前,鄂溫克人不知道怎樣使用火。有個獵手打獵時無意中走進了一個盤踞著許多蛇的大石洞。他出洞時,世上已過了許多年,但這時他竟然能聽懂神仙的語言了。獵人看見兩座氈房,一座是富人的,一座是窮人的。他進窮人的氈房作客,聽見火神的言語,說是要懲罰那個貪得無厭的富人。晚上果然顯靈,火神懲罰了富人。獵人將事情的真相告訴窮苦的牧民們。后來牧民們開始崇敬火神,并把十二月二十三日定為火神節。
壩上草原交通
A.公共交通:乘火車至虎哈什站下車,出站后轉乘前往京北第一草原的班車即可;
B.自駕:從北京出發,經京順路進入懷柔縣城,看到“豐寧”路標后沿指示牌行駛約3小時,進入豐寧縣城,依“京北第一草原”指示牌向北行駛50公里即到。
以上就是重慶旅行社帶來的壩上草原的相關旅游信息。去壩上草原旅游,推薦大家去體驗體驗這里的農家院,晚上開篝火晚會,聽著馬頭琴悠揚的琴聲,吃牧民們烤出來熱氣騰騰的烤全羊,很有特色。 重慶到壩上草原旅游http://m.scasst.cn/xianlu/bashangcao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