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西千佛洞簡介\洞窟介紹\開發時間\門票\交通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13日 信息發布:重慶中國青年旅行社 游客/發表人:櫻桃花)
敦煌西千佛洞簡介
西千佛洞因位于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之西而得名,距離敦煌市區約35公里,開鑿于黨河河岸的懸崖峭壁上,是敦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藏于巴黎的敦煌遺書記載,西千佛洞的開鑿時間應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于莫高窟同一時期。
西千佛洞是敦惶佛教藝術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存北魏至宋代16個洞窟。其中一至三窟為唐代窟,四至八窟為魏代窟,十六窟為晚唐窟,這9個洞窟保存較好,其他洞窟因風化模糊,時代難以辨認。其洞窟形制及壁畫藝術風格與莫高窟同時作品相同,創建年代至少與莫高窟為同一時期。
保存較好的9個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鑿龕,內塑佛像,四壁多繪賢劫千佛、佛跌坐說法圖、佛涅盤像。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繪金剛、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內南壁西段繪(睞子經)故事,東段繪(勞度叉斗圣變)故事,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沒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補其空白,有獨特價值。其余窟龕的四壁和藻井則很少繪佛本生故事。
西千佛洞與莫高窟經歷了類似的盛衰歷程,受各種自然和人為的破壞,藝術寶庫損失慘重。近年來,人民政府全面加固、修繕了洞窟,使面臨崩塌的崖體和洞窟恢復了整體性和穩定性,崖體回廊保證了游人的安全。今天,西千佛洞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有10個洞窟開放,成為游人在敦煌至陽關旅游線上重要的參觀內容。看完敦煌西千佛洞簡介、接下來和重慶旅行社的小編一起來了解下西千佛洞洞窟介紹、西千佛洞開發時間、西千佛洞門票、西千佛洞交通信息吧。
西千佛洞洞窟介紹
西千佛洞第4窟
該洞窟由前室和主室兩部分組成,前室頂部略呈拱形,主室頂部為覆斗形。洞窟始建于隋代,后經唐代、回鶻、民國時期重修,這一點可從洞窟內的隋代供養人、唐代說法圖、回鶻經變畫及主室北壁龕內民國重塑的佛像得以印證。
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原因,前室的下部顯得漫漶。現存比較完整的是北壁門上的一鋪盛唐繪制的佛說法圖,圖中佛結跏趺坐,頭頂飾有華蓋,弟子與菩薩脅侍在佛的左右,面相飽滿、體態豐腴的佛教人物形象體現出了盛唐時期的人物造型特征。主室北壁開有一雙層龕,這種形制的佛龕較早出現于隋代和初唐時期。龕內坐佛為民國時期所塑,壁畫為回鶻和民國時期繪制。
值得關注的是洞窟內大量的回鶻時期(公元11世紀70年代至公元12世紀初)繪制的壁畫,如前室的坐佛、普賢變、藥師變及窟頂的藻井和圖案,主室東、西壁的說法圖。這一時期的壁畫內容,多以說法圖或佛、菩薩、羅漢等尊像畫為主,其布局特點是人物稀疏、結構松散、描繪粗略。在主要壁面上(如南、北壁)各繪制一鋪說法圖,畫面大但人物寥寥無幾,人物的形體被增大以填補壁畫空間。在洞窟各種建筑結構的頂部(窟頂、甬道頂、龕頂),幾乎繪滿了千篇一律的牡丹團花圖案,相對于說法圖和尊像畫而言,圖案則顯得結構緊湊、色彩艷麗、描繪工整精細,使人感到這一時期對裝飾畫的重視甚于佛教人物畫。至于這一時期的人物造型也是別具特點,體態健壯、面形長圓、兩頰豐肥、柳眉細目、鼻梁高直、小嘴,明顯強調了回鶻民族的外貌、氣質,這在相當程度上正是回鶻佛教藝術民族化的重要體現。
西千佛洞第7窟
此窟建于北魏時期,是西千佛洞現存最早的洞窟,洞窟平面呈方形,形制與莫高窟北魏中心塔柱窟相仿,前部人字披頂已塌毀,后部有直達窟頂的中心塔柱,塔柱四周形成供佛教信徒右旋禮的通道,上方為平棋頂,中心塔柱四面各開一佛龕,龕內外的塑像多為清代重修,只有正面龕內的倚坐像,雖已殘毀,卻是唯一保存的北魏原作塑像,佛像身姿挺拔、雙肩渾圓,袈裟貼體,透出肢體的輪廓,卻又是寬松的式樣,陰刻的衣紋,略呈淺階梯式,流暢自如。造像的表現手法上兼有西域式和中原式兩種特點,是北魏早期曹衣出水式向秀骨清像褒衣博帶式過渡的代表作品之一,此窟壁畫布局和莫高窟北魏洞窟一致,分上、中、下三段,上部天宮欄墻內繪了翩翩起舞、多姿多態、生動活潑的天宮伎樂。中部大面積繪千佛,下部繪金剛力士,這些力士個個體魄健碩、動態夸張、粗獷有力。窟內壁畫風格與莫高窟同期壁畫相同,人物造型健壯、比例適度、著西域式服飾,采用西域式的凹凸暈染手法,表現人物面部與身體的立體感,色彩質樸厚重,多用石青、石綠、在土紅底色的映襯下,顯得莊重熱烈,宗教氣氛濃厚。
西千佛洞第19窟
此窟建于五代,洞窟形制較為獨特,呈縱向的圓拱形頂。正面開一大龕,龕內現存主尊倚坐佛,是西千佛洞保存最完整的一身五代時期的彩塑,這尊佛像體態端莊、神情肅穆、肌膚豐滿圓潤,衣紋繁簡適度、色彩素雅,頗有唐代造像之風格,沿東西兩壁筑有像臺,原塑十六羅漢像,現存十三身,這是敦煌石窟中唯一用塑像的形式表現十六羅漢的題材。
據史料記載,南朝的張僧繇、唐代盧楞伽、王維等人都曾畫過十六羅漢像,但直到五代時期,關于十六羅漢的畫像和塑像才開始在中原地區流行,此窟十六羅漢像的出現,說明了敦煌佛教藝術與中原地區的佛教藝術基本上是同步發展的。此窟的壁畫均為五代原作,正壁龕內繪了十大弟子、六菩薩、天龍八部、四大天王等內容。東西兩壁自頂而下,都繪了羅漢像,在敦煌石窟中,以繪塑結合的手法在一個洞窟中表現如此多羅漢像的并不多見,因而此窟被專家稱為羅漢堂。
西千佛洞開發時間
西千佛洞開發時間有淡旺季之分,旺季8:00-17:30(17:30停止入場);淡季9:00-17:00(16:45停止入場)。
西千佛洞門票
西千佛洞門票價格為30元/人,學生半價。
西千佛洞交通
西千佛洞位于敦煌市區35公里處,屬敦煌西線游,包車西線一天約450-550元,市區至本景點行程約2小時。
以上就是重慶中青旅的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敦煌西千佛洞的相關旅游信息。到敦煌旅游時,如果有多余的時間,不妨去這里看看,是和莫高窟不一樣的景色。 重慶到敦煌旅游http://m.scasst.cn/xianlu/dunhuang